研究报告
杨欣, 牛琼梅, 段青松, 陈正发, 谢勇, 刘洋, 刘佳, 单贵莲, 初晓辉
为从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角度解析滇西北山地草甸毒害草入侵机制,本研究以毒害草网脉橐吾和大狼毒斑块为研究对象,以草地早熟禾斑块为对照,探讨毒害草入侵对土壤微生物及其季节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大狼毒和网脉橐吾斑块的土壤含水量、有机碳、全氮、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氮以及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与多样性以及网脉橐吾斑块土壤速效氮含量显著高于草地早熟禾斑块(P<0.05)。在门和属水平上,3个斑块的优势菌物种组成相似,但不同斑块和季节间优势菌的相对丰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与草地早熟禾斑块相比,网脉橐吾斑块的酸杆菌门相对丰度在秋、冬季增加,变形菌门在夏季增加而秋季降低,绿弯菌门在春、夏、秋季降低,子囊菌门在春、冬季降低而夏季增加,担子菌门在春、夏季降低而冬季增加;大狼毒斑块的酸杆菌门相对丰度在夏、冬季降低,变形菌门在夏、秋、冬季增加,绿弯菌门在春、夏、冬季降低,子囊菌门在春、冬季显著降低,担子菌门在春、冬季增加而夏季降低(P<0.05)。与草地早熟禾斑块相比,网脉橐吾斑块的古根菌属相对丰度在春季降低,湿伞属在夏、冬季增加;大狼毒斑块的古根菌属相对丰度在冬季降低,湿伞属在春、夏、冬季增加(P<0.05)。相关分析表明,真菌与土壤pH值、微生物生物量氮和碳显著相关,而细菌与土壤温度和含水量显著相关。细菌和真菌的生态功能主要与碳循环相关。综上,两种入侵性毒害草通过改变土壤特性和微生物群落,形成有利于自身生长的环境条件,从而促进其种群蔓延扩张。